传奇世界3d手游异闻攻略(传奇世界3d手游官方网站)

2022-12-17 06:05:05 首页 > 手游攻略

民国自称活了256岁的老寿星李庆远,一生娶23位老婆,生下180位子女!被国内外的媒体争相报道,是炒作还是确有其事?

历史上,不乏有关于长生的故事。彭祖号称活了八百岁,秦始皇派徐福前往海外仙岛寻求长生之术,汉武帝建造露盘以求仙露而得长生。但是传说也只是传说,生老病死是无法阻挡的自然规律。

 

但是,在民国时期,一位自称活了256岁的老人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引得国内的媒体关注,甚至是美国的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都对其争相报道。

要知道,在医疗条件如此发达的今天,有记载的最长寿之人也不过是一百二十岁,更别提在医疗和物质条件都极度落后的民国时期了。

 

随着李庆远的“爆火”,民间也开始流传出关于他的一些异闻。1677年出生的他,经历了从康熙开始的清朝盛世,一直到宣统退位之后兵荒马乱的民国时期,见证了半个清代的历史进程。

 

在他一百岁的时候,因为对中医的突出贡献,得到了清廷的特别嘉奖,在他二百岁的时候,虽然头发已经掉光,但是身体仍然像年轻人一样,他还到处去当时的大学堂讲课,并且接受西方学者的采访。

 

不仅如此,他这一生曾经娶了二十四任妻子,拥有着近一百八十多为后代子孙。民国时期,四川军阀杨森还特地前去向其讨教长寿之术,并且留下了李庆远唯一的一张照片。

 

而更有甚者在当时宣称李庆远是“修道”而“羽化升仙”,所以才如此长寿,这更为李庆远的故事留下了神秘的色彩。

 

经过与史料的仔细对比,李庆远的故事更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炒作骗局。

 

首先,在乾隆五十年和六十年间,清廷曾经举办过两次大型的“千叟宴”,即邀请各地六十岁以上高寿的老人参加由乾隆帝亲自主持的宴会。

根据史料的记载,当时参加宴会的人数,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高达六千多人,而赴宴者皆得到了皇帝的亲自嘉奖。并且,在第二次千叟宴中,乾隆帝直接册封年过九十的人为七品官,年过百的老人为六品官。

 

但是,在两次宴会的名单之上,并没有发现李庆远或者他原本的名字李清云,按照时间推算,此时的李庆远应该是一百一十多岁的高龄了,如此高寿的人物竟然没出现在当时盛大的千叟宴上,不禁让人觉得很是怀疑。

 

传闻中所说的李庆远有一百八十个后代子孙,但面对这样一个“网红”祖宗,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自称自己是李庆远的后代,实属让人感觉奇怪。

而且,李庆远在两百岁时经常去大学堂讲座之事也经不起推敲,因为按照时间推算,李庆远两百岁应该是1877年,可是中国最早的北洋大学堂建立于1895年,如果李庆远所说属实,那两百岁的他应该远赴国外进行讲座了吧。

 

而他在一百岁时所获得的清廷特殊嘉奖在史料上并无任何记载。

 

如果仔细推敲,不难发现的是,第一次报道这位传说中超级长寿老人的是四川军阀杨森,而首次报道的时间是1927年,彼时的杨森只能算是国民党的边缘人物,也正是这一年,蒋介石发动了震惊国共两党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自此成为了国民党的权力顶峰人物。

 

对于李庆远长寿之事的大肆报道,可以理解为杨森对蒋介石的一种政治暗示。

通过如此猎奇的人物吸引当时蒋介石的目光,并且还能用长寿之事来表达四川在自己的统治下太平富安,以李庆远作为自己政绩的代表来引得蒋介石的关注,从而可以在国民党站稳脚跟。

 

但是,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李庆远的故事成为当时乃至今日的一段传奇,而民间也流传出诸多李庆远的养生之道,比如: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坐如龟,行如雀,睡如狗。或者多吃米饭少吃肉等等,但诸如此类的长寿秘诀,只不过是民间众人对一些生活习惯的总结,并非所谓出自李庆远之口。

 

而所谓的“羽化升仙”,更是无稽之谈了。

崇仁县:院士陈芬儿、榜眼吴道南、传胪吴溥、

是抚州市下辖县,是临川文化发源地之一。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陈廷设置的巴山郡及所辖7县,以旧巴山、西宁、新建3县地置崇仁县,县因崇仁乡得名。崇仁建县之始,即隶属于抚州。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芬儿。复旦大学教授。

吴与弼(1391~1469年)初名梦祥、长弼,字子傅(一作子传)。

吴溥 (1363一1426) 字德润,名儒吴与弼之父:后入国子监,建文二年(1400)中进士二甲第一名,授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20多年,卒于任。

吴道南(1550—1623),字会甫,历任浙江乡试主考官、东宫直讲学士、礼部侍郎等职。万历十七年中进士第二名,授编修。卒荫子四,赠少保,谥文恪,

一生具有传奇色彩。

  吴澄,字幼清﹐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县)人、38岁以后﹐历任元朝江西儒学副提举﹑国子司业﹑翰林学士﹑国史院编修﹑太中大夫等官职。但多“旋进旋退”﹐时间不长﹐究心于理学﹐被称为“经学之师”。卒后﹐谥文正﹐封临川郡公。

  吴澄著作有《吴文正集》100卷、《易纂言》10卷、《礼记纂言》36卷、《易纂言外翼》8卷、《书纂言》4卷、《仪礼逸经传》2卷、《春秋纂言》12卷、《孝经定本》1卷、《道德真经注》4卷等并行于世。吴澄著有的《五经纂言》中《易纂言》是比较重要。清乾隆五十一年﹐万璜将其遗着汇编为《草庐吴文正公全集》﹐刻行于世。其中﹐《原理》﹑《答问》﹑《杂识》等篇有较多的哲学思想。

  

  吴曾,字虎臣,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

  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献所著《左氏发挥》,以布衣特补右迪功郎。

  二十二年,充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一六三)。

  三十年,试太常丞,兼权吏部郎官,被劾,领在外宫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四、一八七)。久之,除知靖州、全州、严州,遂退居乡里。

  有《得闲文集》、《君臣论》、《负暄策》、《南北事类》等近二百卷,均佚,惟《能改斋漫录》一书传世。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宋史翼》卷二九有传。

  绍兴三十二年其所编笔记文集《能改斋漫录》,记载史事异闻,辩证诗文曲故,解析名物制度,资料丰富,援引广博,保存了若干有关唐宋两代文学史的资料,一直为后世学者所重视。余喜锡在《四库提要辩证》中说:“几与洪迈《容斋随笔》相埒”。

  其著作还有:《君臣论》、《负暄策》、《毛诗辨疑》、《春秋考异》、《左传发挥》、《新唐书纠谬》、《得闲文集》、《待试词学》、《千一策》、《南征北伐编年》、《南北事类》及《医学方书》等近200卷,均被收入国家藏书处。

  

李刘(1175-1245),字公甫,嘉定元年(1208)中进士:初任宁乡县(今湖南宁乡)主簿。四川荣、眉两州任知州,历任礼部郎官兼崇政殿说书、起居舍人、吏部侍郎、中书舍人兼直院,宝章阁待制

   欧阳澈(1097-1127)字德明、词人、布衣。

袁鰲,字巨卿:后周世宗显德三年(956年)进士,官拜长沙府尹、吉州刺史。1068年其长子袁鹏任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宋神宗追赠为枢密使,妻陈氏,生九子一女。

  长子瓘,字惟彦、宋乾徳六年进士,授河南陕州路兵马使;

  次子珮,字惟仁:宋至道元年进士,山东青州府尹;

  三子班,字惟新:宋咸平四年(撥贡),柳州知府;

  四子珊,字惟昭:宋咸平元年进士,湖广衡州府衡阳令;

  五子琯,字惟信:宋瑞拱二年(岁贡),拜文信府弋阳县敎諭。

  六子璫,字惟明:宋淳化三年进士,褔州府古田县尹。

  七子瑞,字惟彰:宋景徳三年进士,湖广郴州桂阳县令。

  八子琰,宋真宗景徳元年进士,潮州潮阳令。

  九子琛,字惟宝:江南衢州龙游石狮巷。宋真宗景徳元年与兄琰同登进士,大理评事;

  一女,鸞娘適豫章太守张子俊。

  素有“九子十进士”之称

罗点,字春伯:官至署兵部尚书。淳熙二年(1175)举进士第二名、45岁卒赠太保、周国公,谥文恭。

虞槃:字仲常,虞集之弟,延祐五年(1318)进士,授吉安、永丰县丞,湘广行省龙阳州儒学正,全州清湘书院山长,辰州路儒学教授。

陈凤翔(1751-1812)字竹香,官至江南河道总督。

邓其文:字次庐,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授瓯宁县(今建瓯市)知县

何异(1129-1209)字同叔,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石城县主簿,两任调为萍乡知县、署礼部侍郎兼太常寺卿。

黄维翰,字申甫,(1967-1930)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举人,次年中进士,曾任兵部职方司主事。龙江知府。

甘泳:字泳之,宋朝、作一首长诗,有1400字,著有《东溪集》。

晨读历史——唐代官员、边塞诗人李益

(接续7)

本篇写陇西李益与妓女霍小玉的爱情悲剧。李益初与霍小玉相恋,同居多日。得官后,聘表妹卢氏,与小玉断绝。小玉日夜思念成疾,后得知李益负约,愤恨欲绝。忽有“豪士”挟持李益至小玉家中,小玉誓言死后必为厉鬼报复。李益娶卢氏后,因猜忌休妻,“至于三娶,率皆如初焉”。作者同情霍小玉的悲惨命运,谴责李益的负心,爱憎分明。与元稹《莺莺传》为张生抛弃崔莺莺辩护判然不同。

作品中写李益少有才思,丽词嘉句,时谓无双;又写韦夏卿为其“密友”。因此研究者认为蒋防所写即是唐肃宗时宰相李揆族子、著名诗人李益。鲁迅评《霍小玉传》说:“李肇(《国史补》)中云:‘散骑常侍李益少有疑病’,而传谓小玉死后,李益乃大猜忌,则或出于附会,以成异闻者也。”(《稗边小缀》)汪辟疆也说:“(李益)夫妇之间无聊生者,或为当日流传之事实。小说多喜附会,复举薄□之事以实之。”(《唐人小说》)至于本篇的艺术价值,前人给予很高评价。明代胡应麟称赞唐人小说纪闺阁事绰有情致,并认为“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故传诵弗衰”(《少室山房笔丛》)。明代汤显祖演作戏曲《紫钗记》。

艺术风格

李益诗风豪放明快,尤以边塞诗为有名。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送辽阳使还军》、《夜上受降城闻笛》2首,当时广为传唱。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他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名篇如《写情》、《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等。其律体亦不乏名篇,如五律《喜见外弟又言别》“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是历代传诵的名句。七律《同崔邠登鹳雀楼》、《过五原胡儿饮马泉》(又名《盐州过胡儿饮马泉》)等,均属佳作。今存《李益集》2卷,《李君虞诗集》2卷,《二酉堂丛书》本《李尚书诗集》1卷。

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画为屏障。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为《江南曲》和《夜上受降城闻笛》,前者写一思妇因丈夫是瞿塘商贾,“重利轻别离”,每天不得相聚,因此不由得暗中后悔:“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早知道还不如嫁给弄潮儿呢!毕竟潮水的涨落有确定的时刻,与弄潮儿总还能朝夕厮守,比作商贾之妇强多了),心理描写可谓传神入微矣;后者写受降城上的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芦管悠扬激起乡思悠长,读来令人同情感伤。集一卷,今编诗二卷(全唐诗中卷第二百八十二和二百八十三) 。

❤❤❤唐朝二流诗人的边塞诗,首首经典,一点都不逊于岑参和王昌龄

“他曾在燕、赵一带游历,又在幽州节度使幕中任过从事,经历加上诗才和情怀,使李益的边塞诗既雄浑又明快,既慷慨又悲壮,既有节奏美又有音乐美,既色彩鲜明又用笔凝练。不愧是唐朝中期杰出的诗人,也是唐朝中期边塞诗的最高水平。”

中唐诗人李益的边塞诗,既有岑参、高适的慷慨豪放,又有王之涣、王昌龄的苍凉雄浑,尤其在心理刻画上,把唐朝的边塞诗,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长久的戍边生活,思乡成了将士心中不可触摸的痛。

幽怨的笛曲《行路难》响起,久郁在他们心中的思念之情一引而发,三十万人因为笛声发出了一个动作“回首月明看”。

这笛声不是一支、两支的声音,也不是微微弱弱的声音,而是很多支笛子亦很多笛音汇在一起,在夜空久久回荡。由笛声引发的举动,其实是先引发征人的心里感受,然后才引发出行为动作。

雪后的天山下,刺骨的寒风里,突然一阵哀怨的笛声响起,必然触动征人那久积在心里的怀乡思亲之情。“三十万”和“一时回首”固然是夸张,但也最充分地表明笛曲的凄怨和无数征人的心情。画面既壮观又凄美,正是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全出”的艺术效果。比王昌龄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加深邃耐品。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先写月下边塞景景:远望大漠沙白如雪,近看城下月色如霜,一片凄冷的景象。“似雪”和“如霜”都是借寒气袭人的景物来表现凄凉愁苦的心情。这样的景物,这样的心情,为下面做了很好的铺垫和渲染。一声笛曲在寂静的夜空响起,圆月牵情,笛声牵情,那无尽的乡愁顿然触发无法遏制,其结果当然是“一夜尽望乡”了。

不说思乡,而是望乡,以人物情态展现人物心里,含蓄写出那不尽的乡愁。景色,声音,心里感情三者融为一体,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相互交融,寓情于景,以景写情,感人肺腑。(待续8)

朱元璋墓为何600年无人敢盗?康熙还对其三跪九叩,这是有何玄机

随着岁月的冲刷,不少曾经有着大批守陵人看守的皇陵都渐渐荒芜,而松散的看守和皇陵中的宝物自然就吸引来了无数的盗墓贼。

比如汉帝陵、唐帝陵就常常是十墓九空,秦皇陵虽然地宫完好无损,但也发现了不少盗洞。而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经历了600年的沧桑,却经过一系列科学探测后发现完好无损,不得不让人十分好奇其中有何玄机。

难挖的墓道

朱元璋的明孝陵坐落在南京的独龙阜。这个独龙阜是一个石头山,构造极为坚硬,因此在挖掘方面,相比于其他的土山要困难不少。

而且一般的皇陵在山上挖掘墓道时,都是从山顶开始往下挖掘,然后再开辟出墓室来。而明孝陵却大不一样,它是从山体中间开始横向开挖的。

这种挖法就比较痛苦了,毕竟从山顶往下挖的话,好歹还能借助重力,挖掘起来轻松一些。而从独龙阜这个石头山中间朝里挖的话,那可真就是一锹一钎地硬挖了。

施工方拿着专业的工具挖掘尚且如此困难,更何况是手里不能有大工具的盗墓贼?

更为缺德的是,后来的考古人员在进行扫描时,发现明孝陵的墓道上方还放置有鹅卵石。这也就是古人常用的“流沙防盗法”,只是到老朱这里就把流沙换成鹅卵石了,这么一搞,盗墓贼一旦想要开挖,鹅卵石就会滚滚而下,不光能把墓道重新填满,还有可能把盗墓贼直接砸死,捡几个人头。

偏离的墓穴

除了挖掘上的难度外,明孝陵在墓道的位置上也玩了一个障眼法。

明孝陵的山上有一座宝顶,这个宝顶上面有着“此山明太祖之墓”的刻字。

按照古代的礼法制度,宝顶的正下方一般就是墓穴所在之处。

然而考古学家经过勘探之后却惊奇地发现,明孝陵宝顶正下方却毫无墓穴的痕迹,能探究出来的只有一些南朝时埋下的墓砖,和一些现代的钢筋水泥柱等施工用料。

这一搞可就让考古学家摸不着头脑了,墓穴不在宝顶正下方,还能在哪?经过了一番扩大范围的搜寻,大家终于将墓穴和墓道的位置锁定在了宝顶“此山明太祖之墓”刻字下左偏西的位置。

毕竟上文说过了,明孝陵的墓道是横着挖的。这一挖可倒好,宝顶正下方一侧是砾岩,一侧是砂岩,如果想同时破开,难度实在很大。

最终,明朝选定了西侧比较方便挖掘的砾岩开始推进,从此明太祖的墓道和墓穴就偏离了明孝陵的宝顶,而墓穴处于宝顶左偏西的位置也成了祖制,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明十三陵也依据此进行规划布置。

想来盗墓贼们依据惯例在宝顶底下开挖,满头大汗却一无所获时,必然想不到真正的墓道和墓穴根本就不在此处。

历代的保护

朱元璋的功绩在我国是有着历史意义的。

在他的领导下,中原王朝终于收复了北京和辽东,中原王朝的势力重新触及到了古燕大地。

唐末时期,被“儿皇帝”石敬瑭出卖给契丹,从而被胡人政权分离出去三百年的幽云十六州终于重新与中原王朝实现统一。

如果没有朱元璋的北伐,考虑到近代的脚步已经隆隆而至,我国很有可能永远地失去华北、东北地区。因此,朱元璋的功绩,道一句“再造华夏”毫不为过。

而且朱元璋出身贫寒,却最后登临大宝,而且反抗的还是暴元,所谓得国之正莫过于明者,老朱动辄就称呼自己“淮右布衣”,大大方方的承认自己平民的出身,也可见他对于自己得江山、坐江山的极大自信。

因此,朱元璋的神话被无数的后世子孙所推崇。朱元璋去世后,他的孙子朱允炆即位,特地拨出5000名精壮的士兵组成“孝陵卫”为明太祖守陵。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即使迁都北京,也没有撤销孝陵卫的编制,而是允许他们继续为老爹看坟。

时间到了明末清初,清军入关席卷中国,在抵抗较为激烈的江淮地区犯下了血腥残忍的屠杀罪行。

但是打到南京之后,清军依然保持了相当的克制,不仅没有对明孝陵进行破坏,还派遣了专人进行保护。

清军消灭掉了南明政权后,摄政王多铎还亲自前往明孝陵拜谒,为了平复当地的反抗情绪。

后来康熙皇帝登基,天下大治,对于明孝陵的保护也更加严密。后来康熙帝南巡,到南京参拜明孝陵时,玩得比多铎还大,甚至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以表达对这位传奇皇帝的敬重,同时也是为了收复汉人的人心。

毕竟因为清军曾经在江南地区犯下的血债,此地的反清复明情绪向来十分高涨,康熙皇帝如此行礼,当地汉人一看满族皇帝都对咱们汉人皇帝三跪九叩了,反抗的力度也就衰减了不少。

事实上,终清一朝,满清政府都极为重视对明孝陵的保护和管理,以安抚汉人的情绪。

虽然清政府对于明孝陵保存极为细致,但是它作为朱元璋的陵墓,其存在本身就是反清势力的一杆旗帜,哪怕后世子孙不再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对于明孝陵也视为圣地。

比如太平天国政权定都南京后,就前往明孝陵拜谒。清政府灭亡后,孙中山等革命者也在明孝陵祭祖,宣告反清反封建革命的成功。

因此,明孝陵600年始终未被盗掘,有其本身建筑设计上的巧思,也有历代统治者不约而同守护的默契。

宫女出身的令妃,为何能紧紧抓住乾隆的心,夺宠手段太高明!

清代自康熙朝规定妃嫔数量:皇帝可拥有“皇后”一位、“皇贵妃”一位、“贵妃”两位、“妃”四位、“嫔”六位;“嫔”以下的低等妃嫔——贵人、常在、答应数位,但是没有具体人数限制。

也就是说,清朝皇帝可以同时拥有1位皇后、13位高等妃嫔和适当的低等妃嫔。

但是到了雍正朝,这些贵妃、妃子、常在都基本上被功勋大臣的女儿、蒙古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公主所占有。

这一来是因为皇帝想要笼络这些势力,二来将这些女人收为妃子还可以作为人质。

同时很多功勋和少数民族的贵族也积极响应,以自己家里有人嫁给皇帝为荣。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但是此时皇帝发现,这样子做有一个弊端无法避免。

皇帝被迫“政治联姻”

因为这些妃子大都是功臣、权臣之后,把他们立为妃子只是为了拉拢她们背后的势力。这点就类似于“政治联姻”。

但其实皇帝对这些妃子也大都只是逢场作戏,不喜爱的。所以这就出现了清朝特有的皇帝宠幸宫女的事件频频发生。

其实皇帝直接宠幸宫女历朝历代也都有。但是毕竟一方是天子皇帝,一方是卑贱的宫女。从阶层和伦理上来看是不可靠的,不符合礼制的。

即使皇帝宠幸了这个宫女,这个宫女也会在后续的后宫争斗当中因为背后没有势力被除掉,比如明朝的孝穆纪皇后,没有背景被宠幸后日子依旧凄惨,后来被杀害。

但是清朝却因为要拉拢贵族势力,大肆立豪门权贵之女为妃,皇帝整天面对这些有些趾高气扬的妃子,皇帝就很烦。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清朝皇帝喜欢宠幸宫女了,但是也正是因为清朝皇帝的这个习惯,才成就了清朝后宫的传奇人物—令妃。

乾隆和令妃

令妃是乾隆年间内管领魏清泰之女,在满洲八旗当中是满洲正黄旗包衣。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出身相当可以了,但是在当时藏龙卧虎的清朝后宫,她仍旧只配做从事杂活的宫女,连后宫的选秀都没资格参加。每天任劳任怨,以为自己一辈子可能也就这样过去了,直到那天她遇见乾隆。

一天郁闷的乾隆不经意间看见了她,当时的令妃正是豆蔻年华,面目清秀,完全长在了乾隆的审美上。于是乎乾隆便强行宠幸了她。

令乾隆意外的是,令妃并没有像以前的宫女一样慌张。而是处变不惊,进退有度,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在气势上和乾隆旗鼓相当。

要说还得是令妃更懂乾隆的心思,她明白,越容易得到的,越不容易被珍惜,这一手欲擒故纵把乾隆拿捏得死死的。

平时被妃子们争来抢去捧惯了的乾隆突然发现了还有这么个奇女子这让乾隆心底里第一次有了一种追求一个女孩怕失去的感觉。

因此乾隆发现令妃后,很惊喜,感觉如获至宝,第二天就把她封为贵人。

在此之后,乾隆更是对她宠爱有加,同年乾隆不顾大臣反对,将魏贵人晋升为嫔,几年后又晋升为妃。

而后乾隆甚至将令妃全家乾隆帝将令妃娘家从正黄旗包衣管领拨入包衣佐领。

这纯属一人得道,全家跟着享福。令妃的晋升如此之快并独得皇帝宠爱,这引起了后宫嫔妃的嫉妒,成为了各嫔妃共同打击的对象。

此时的令妃,已经逐渐地在后宫培养起了自己的势力,并且她凭借着高超的情商和乾隆的宠爱化解了一次次后宫的难题。

令妃在陪伴乾隆的二十余年的时间里,生下来六个孩子,四男,二女。其中还包括了当时的皇十五子永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帝。

母凭子贵,令妃给乾隆生了诸多皇子,终于在乾隆三十年的时候,被封为皇贵妃。

乾隆四十年,令妃去世,可能是由于给乾隆生孩子造成的创伤,也可能是后宫争宠被人陷害。令妃去世后,乾隆数日不上朝,对令妃的离去陷入了无尽的悲伤当中。

直到乾隆六十年,乾隆帝宣示十五阿哥永琰为皇太子,同时下令追封其母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

在乾隆临死前,吩咐嘉庆要把自己和令妃合葬。这足以见乾隆对令妃的感情之深。

令妃争宠手段

但是这里有一个疑问,乾隆是著名的好色多情的皇帝。他这一生宠幸的嫔妃和宫女无数,是清朝留下子嗣最多的皇帝之一。

但是为什么令妃能够紧紧地抓住乾隆的心思?并且能二十余年如一日地备受恩宠呢?

这就要讲到令妃的夺宠手段了。根据史料记载,令妃身体有异香,这点是特别能够吸引乾隆的。

令妃出身低微,她明白,自己没有后台,不能和其他妃子一样去耀武扬威。自己所能做的就是抓住乾隆的心。

所以一方面令妃采用了欲擒故纵的手段,让乾隆知道自己和其他妃子不一样。

另一方面,令妃服用大量丹药,以此来维持自己的样貌。但是令妃也知道,单单只靠样貌是很难长期吸引到乾隆的。

令妃饱读诗书,是个才女。是后宫为数不多可以和乾隆对诗的妃子。她知道乾隆是个音乐迷后。

便努力学习音律方面的知识,一有时间就和乾隆互动,最后利用乾隆对自己的宠爱以及自己在后宫的地位在后宫排除异己,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其实令妃没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家世背景更是处在后宫食物链的最低端,但是,令妃她可以从一个小宫女做到贵妃,死后还让乾隆对她念念不忘,这都有赖于她高超的情商。

所以,有时候情商和我们自己的努力真的比家事和长相有用。

乔家大院那么富,为何日军当时不敢抢?你看乔家门口放了什么

作家余秋雨在其代表作《山居笔记》中曾提到,在上一世纪的中国,最富有的省份竟然是山西省,甚至到本世纪初,山西,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

相反,诸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则更像是这些是腰缠万贯的山西商人小试身手的码头而已。

那么这些曾经红极一时的晋商是如何创业守业,又是怎样从历史上消失的呢?

传奇晋商的发家之路

曾经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成就了一群女子,但它更成就了一代晋商。

从那时起,晋中地区的各家“大院”再没有了昔日的宁静,无论哪个季节,它都会迎来络绎不绝的游人。

人们在感受这千年沧桑的同时也不禁感叹,一代晋商是如何成就这般雄厚的家业呢?

今天当我们再提起晋商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到电视剧《乔家大院》当中的场景,这部剧演绎了山西人乔致庸早年间弃文经商的传奇经历。

而以乔致庸为代表的乔家大院的历史变迁恰恰也成为了整个晋商的缩影。

乔家大院是坐落在山西祁县乔家堡村的一个双喜字型院落,最早是清乾隆年间乔全美在当地买下的几所住宅建起的这座小院,这也是乔家大院的雏形。

后来乔致庸当家之后,为了能光大门楣,他大兴土木,将原有的院落翻盖了一倍,这也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乔家大院的样貌。

乔家大院一直以来都是凭借财富名冠天下,但人们最为关注的还是乔家大院的主人能逃过历史上富不过三代的诅咒,传承百年而不衰。

这一切其实源于乔家祖先留下的严格家训,乔家的第一代掌门人乔贵发,原本只是当地一个商铺的跑堂伙计。但他善于钻研和观察,很快便看到了市场上潜在的商机。

于是他用自己的本钱经营农产品贱买贵卖,很快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这也成为了他进入商界的敲门砖。

据统计,乔贵发鼎盛时期的家产是清朝政府一年财政收入的八分之一。

白手起家的乔贵发深知创业守业的艰难,为了不让后代重蹈他人覆辙。他曾经为子孙立下了六条家规。分别是不准纳妾、不准赌博、不准嫖娼、不准吸毒、不准虐仆、不准酗酒。并没有明确规定如有违反者当逐出家门。

正是凭借这种良好的家风让乔家的后辈子孙自小便受到了严格的约束。他们没有那些地主少爷的纨绔之气,反而更多了一份敬畏和淳朴。

救家族于水火之中的乔致庸

作为乔家的第三代子孙的乔致庸,幼年时期便父母双亡。一直以来他都是跟着大哥大嫂在生活,因此家中的生意大都是由哥哥在打理。

而乔致庸自小时起就表现出对诗词歌赋浓厚的兴趣,他的理想也是能够成为像苏轼那样的文人。

而乔治庸也是不负众望的成功入围到科举考试中,可就在他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却接到了兄长意外离世的噩耗。

迫于无奈,他只能选择弃文经商,接手家中的产业,当看到家族企业日渐衰落,乔致庸决心要改革这种原有的经营模式。

他发明了一种顶身股用来激励员工,同时吸纳大批晋商入住乔氏家族企业。

为了能扩大自己的贸易,乔致庸在日常经营之外,又开辟了茶路。后来乔致庸在经商的过程当中,发现了票号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那时期他便立志要做成全国第一家票号。

乔致庸明白,只有让钱币快速地流转起来。天下的货物才能够不停地运转。

在乔治庸的努力下,自清朝开始国内商人就可以实现异地汇款和取款的梦想。

乔氏家族的票号生意,也开遍了全国各地,真正实现了汇通天下。

乔致庸能够在众多商人当中脱颖而出还在于他知人善用。曾经他为了请到商界人才阎维藩,特地准备八抬大轿,在阎维藩返乡的地方亲自迎接,并骑马护送他回乡。

乔致庸手下的大掌柜马公甫原来仅仅是复盛工票号里的一个小伙计,后来在乔致庸的栽培下为乔家赚取了几十万两的红利。

豪门巨商的儒雅与仁义

乔致庸之所以能在商业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除了其自身的努力和机遇之外,更重要的是源于他内心那份宽厚与仁义。

乔致庸在创业期间,无论是自家的佣人,员工亦或是当地的村民有难,他总是慷慨解囊。村里人但凡有求到乔致庸,他都会鼎力相助。

据史书记载,光绪25年中国北方遭遇特大旱情,百姓食不果腹,一时间尸横遍野。乔致庸在开源节流的同时,更是主动地开仓放粮,施舍穷人。

乔致庸正是凭借着这份善良与仁慈赢得了无数的美名,更重要的是这些善举在危机时刻还拯救了他整个家族。

相传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北方地区的义和团势力经常杀戮无辜的洋人邪教。

乔致庸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救下了来自意大利的七位修女,后来还将她们悄悄地遣送回国。

这七位女子回国后将乔致庸的仁义之举告诉了当地政府,为了表达对乔致庸的感谢,意大利政府向乔致庸赠送了本国的国旗。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曾在山西太原境内大肆搜刮财富,很多家族都遭受了灭顶之灾,可唯独乔家大院日军始终不敢涉足。

其实日军在进军山西之前就了解到乔家的实力,可正当他们准备洗劫乔家大院的时候,发现乔家大院门口挂了一面意大利的国旗。

因为考虑到意大利与自己是同盟者,日军没有轻易地对乔家大院下手。而这一切皆源于当年乔致庸的一个小小的善举。

朱元璋若舍弃朱允炆,传位给朱允熥,也就没朱棣啥事了

明朝是一个传奇的朝代,因为它的创始人朱元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的皇帝。纵观古代历史,由一个乞丐最终成为皇帝的也就朱元璋一人。

历史的偶然—靖难之役

其实为了让朱允炆可以顺利即位,朱元璋可谓做足了准备。不然在兵变之前,身处燕地的朱棣,又怎么会装疯卖傻,唯唯诺诺。

要知道燕王朱棣可是朱元璋所有儿子中,最会打仗的一个,他替朱元璋对抗残暴的北元,自然是杀伐果断,毫不犹疑。

可见,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们是相当防备了,据历史记载,当时为了让朱允炆顺利继位,朱元璋把朱棣的兵权直接给夺了,只留下了八百府兵作为朱棣的侍卫,这样的朱棣,已经无计可施。

换句话说,这天下已经是朱允炆的,他只要老老实实接个班就好了,毕竟,用八百士兵造反,对抗上百万的军队,这不是异想天开就是精神有问题,估计连家门口都出不去,就让别人给拿下了,古往今来谁也没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可是天无绝人之路, 朱允炆并非一个好皇帝,他接手了一个庞大的国家,却没有能力管理好它,在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在一群猪队友的建议下,成功逼反朱棣,最终自己也没什么好下场。

一手王牌打得稀烂的朱允炆,为何被朱元璋看重?还将皇帝之位传给

他,朱元璋怎么也称得上是一代明君,怎么会这么糊涂,历史的答案要从历史中去寻找。

据明代史书记载,太子朱标暴病身亡后,朱元璋便思索新太子的人选,第一个考虑的就是朱棣。毕竟,在所有儿子中,除了朱标外,最有能力,也最像朱元璋的就是他。

但朱元璋一有了这个想法,就立马遭到了一个臣子的反对,刘三吾。他告诉朱元璋,如果让老四燕王当太子,那老二秦王、老三晋王又怎么安排,他们心里怎能平衡?

本就担心发生动乱的朱元璋,自然就将这个想法搁置起来,转而去扶植自己的亲孙子,朱允炆。而自己那三个儿子就让他们相互制衡,确保朱允炆顺利登基。

所以,朱允炆的继位也并非朱元璋的糊涂,而是一种无奈情况的选择。但是,这个朱允炆实在是扶不起的阿斗,难道就没有别的堪当大任孙子?其实是有的,朱标还有一个儿子,朱允熥。

真正的嫡长孙—朱允熥

中国古代的继承法是嫡长子继承制,意思是具有第一继承权的是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孩子,这便是嫡长子,朱标就是朱元璋的嫡长子。

但朱标早逝,皇位又不能传给其他儿子,那么就只能顺位传给嫡长孙,那嫡长孙究竟是不是朱允炆?这就要从朱标的正妻说起了。

朱元璋作为皇帝,他儿子们的婚姻一般来说都是政治婚姻,也就是迎娶一些朝中大臣的女儿,通过联姻达到稳固统治的目的。

作为太子的朱标,正妻绝不会差,他的正妻就是明朝第一大将常遇春的女儿,元妃。

常遇春比徐达更加受到朱元璋的器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常遇春死后,朱元璋怀念常遇春的功劳,让画家画了一幅常遇春身穿龙袍的画像,常遇春有多么受宠,想必大家已经明白。

而这位元妃生有二子,长子朱雄英,八岁时不幸去世,次子便是朱允熥。

按理说,朱允熥应该当上太子了吧,但是,成为太子的却是朱允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朱允炆的母亲是吕氏,她是吕本的女儿,吕本是元朝的帅府都事,但后来成为朱元璋的部下。

因为他是投降过来的,虽然也有一定的本事,但地位还是比不上常遇春,所以他的女儿只能给朱标当妾。

吕氏本无望成为正室,但常氏生下两个孩子后,便离开了人间。吕氏便顺理成章成为了太子正妻。而朱允炆也就凭借此身份,成为朱元璋的太子人选。

这一情况的变化,便直接造成了日后的靖难之役,所以说历史真的很偶然。

身份的转变难道是唯一原因?

虽然我们说由于元氏的离世,导致了吕氏的上位,从而使得朱允炆成为嫡长孙。

但在这场夺嫡之争中,这其实不是唯一的原因,还有别的原因,让朱允炆打败了朱允熥。

第一,朱元璋重文轻武。上文已经提到过,两人背景不同,朱允炆姥爷是文官,朱允熥的姥爷是武将,一文一武,朱元璋自然是更喜欢文的。

而且,朱允熥的舅舅是悍将蓝玉,这就更加引起了朱元璋的反感。

第二,防止外戚专权。册立皇太孙就意味着即将继位的皇帝年龄较小,历史上主少国疑的现象一旦出现,就意味着外戚专权的开始。

而朱允熥的舅舅是蓝玉,朱元璋还活着的时候,蓝玉就有了谋反的迹象,要是朱元璋一死,朱允熥继位蓝玉就一定要把持朝政的,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朱元璋直接先下手为强,把朱允炆立为皇太孙,再整出蓝玉大案,将一帮悍将彻底解决,这样一来,武将专权和外戚专权同时解决,大明江山再无忧患,当然,这是朱元璋以为的。

实际上,当他将武将一一铲除后,朝中再无一员能征善战的将领,当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后,朱允炆身边只有一群夸夸其谈的文官,派出去的人,谁也抵抗不住朱棣的攻势,就这样江山最终易主。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继位的是朱允熥,凭借他背后的武将支持,那么,靖难之役中的朱棣恐怕造反不会成功,甚至连想都不敢想了。

项羽为何被评为千古无二?只因他3项世界第一的记录,无人超越

俗话说,王不过项,将不过李。这个“李”可能指的是李存勖、李靖、李存孝这种狠角色,但是这个“项”所指代的,那就只能是西楚霸王项羽,而且没有第二个人可以与之媲美。

这位堪称战神一样的角色,因为其勇武和豪气,以及他悲剧性的命运,得到了无数史家和文人墨客的青睐。李晚芳就曾评价他: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纵观史书,项羽更是创下了三个世界第一的历史记录,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第一个年少立下帝王大志的人

从太史公的《史记·项羽本纪》里,对项羽小时候的描写就能看出,此人绝非池中之物。

项羽出生于楚国大将项燕的家庭中。秦始皇发动了兼并楚国的战争后,项燕领导了楚国抗击秦军的战斗,最终兵败身死。项家的顶梁柱从此变成了项羽的叔父项梁。

项羽也就从小跟随叔父东奔西跑。最终,项梁在会稽郡安稳了下来,项梁开始教导项羽读书、识字、习武。

但是项梁很快发现,项羽在读书习武上并不安生。虽然小项羽悟性很好,念书一点就通,打起架来也是相当生猛,常常一个人压着好几个人打但是他却常常在在粗通大意之后,很快对其失去了兴趣。我要学,就要学那指挥千军万马打仗的本领。

他开始认定,这个年轻而骄傲的孩子,他的前途一定是不可限量的。从此,项梁开始尽心教导小项羽学习兵法。

秦始皇巡视的时候兴头一起,干脆下令仆从撤去马车上的华盖,坐起了敞篷车,方便让民众们能好好瞻仰一下这位千古一帝的威仪。项羽和项梁也因此见到了秦始皇的真实龙颜。

项梁因为犯过事,需要低调,所以也像其他民众一样颔首低眉,时不时往上撇两眼。

但是项羽却瞪着一双大眼,无所畏惧地注视着秦始皇,仿佛要把秦始皇看个透彻。

随后,他说出了那句千古狂言:彼可取而代也。

这也就是成语“取而代之”的由来。

项羽的声音虽小,却也在周围引起了一阵惊讶的议论之声。项梁立刻意识到侄子口出狂言,怕是要招来大祸,于是赶紧捂住了项羽的嘴,拉着他撒腿就跑,二人的身影很快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

纵观史册,项羽这样仅仅十几岁就敢对着始皇帝说出“取而代之”的人,恐怕只有他一个。因此项羽毫无疑问是第一个少年就有着帝王大志的人。

史上单兵作战能力最强的人

“霸王举鼎”的故事,相信所有接触过古代评书、戏曲、故事的人都有所耳闻。

据说,项梁举起了反秦大旗后,曾经派项羽去说服当地的一名较有势力的军头桓楚入伙,一同反秦。

桓楚见项羽是个24岁的年轻小伙,对他颇为不屑,于是指着院子里一座重达千斤的大鼎,对着项羽说,如果你举得起来,我就加入你们叔侄的队伍。

想来桓楚也是故意刁难一下项羽。毕竟这大鼎,哪怕桓楚手下的四名壮汉合力都举不起来,年纪轻轻的项羽肯定更无可能。

哪想到项羽来到鼎前,把上衣一脱,双手握住鼎口鼎身,大喝一声,竟将大鼎稳稳地举起,然后还举着鼎走了几步。桓楚等人大为震惊,于是信守承诺,归顺了项梁叔侄。

项羽的英勇一直持续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在项羽的最后一战中,他孤身一人在步战中亲手杀死了几百名汉军骑兵,一直杀得没人敢接近他的身边,他才慷慨的将头颅赠予汉军中的故人吕马童,然后自刎而死。

史上起家最年轻的帝王

尽管项羽在史册上留下了无数令人津津乐道的事迹,但是想来很少有人注意到,项羽的死亡年龄实际上非常的小,仅有31岁。

他24岁起兵,3年灭秦,27岁就达到了宰割天下,分封诸侯的巅峰,又过了4年在楚汉争霸时失利,兵败自杀。

纵观史书,像项羽这样如流星般璀璨而短暂的帝王真的是千古罕有。这位西楚霸王在历史舞台上仅仅活跃了7年的时间,但是几乎每一年都是他人生戏剧的高潮时刻。

所谓“王不过霸”,也是赞叹他的成业之迅速。太史公在《史记》中,对并没有成为皇帝的项羽的传记,也以“本纪”的形式记叙,正是承认了他的历史地位。

项羽的成业之快,与他高质量的战绩密切相关。虽然楚汉战争中项羽的部将确实不如韩信、彭越等人,但只要项羽亲自带队,都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

项羽曾表示自己起兵以来大小70余战全胜,相当于一年打10仗,一个月打一仗还都能赢,作战能力实在恐怖。

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击败了秦将章邯,随后彻底歼灭了秦军的主力部队。彭城之战中,项羽以3万人击破了刘邦的56万诸侯联军,令世人震惊。

即使从垓下突围,身边只有28人时,项羽也不认输,他亲自部署了一次以快打快的战斗,在几千人的汉军中三进三出,杀死几百人,将汉军击退,维护了他“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宣言。

项羽的一生是极为传奇的一生。虽然他身死国灭,但是项羽的勇武豪气和无颜见江东父老的重情重义,都是历代文人所推崇之至的气质品格,它也将永远激励着每一代中国人。

#让世遗活起来#

1982年,北京老人捡回几块破木板,29年后竟拍出2300万的天价

《正阳门下小女人》倪大红饰演的“蔡全无”经常跑到北京乡下去收旧桌子旧椅子,低价收购,但很多往往都值大价钱。

不过,生活往往比影视剧还要精彩,北京有一老人捡回两把破椅子,29年后竟拍出了2300万的天价。

“捡”来的宝贝

该老人名叫张志勇。而这两把“破”椅子,则是极其珍贵的明末清初的“雕龙纹四出头官帽椅”。

要说张志勇与这两把椅子的故事,还得从北京八九十年代古玩交易流行开始。

早年间,北京周边的乡下遍地是宝,民间古董交易也渐露头角,还催生了到现在都依然非常有名的潘家园等古玩交易市场。

张志勇身在北京,自然会受影响。他闲下来没事也爱去古玩市场逛。古玩界最迷人的一点,莫过于他的“不确定性”,你有可能花大价钱买一件假东西,也有可能花小价钱“捡”一件真东西。

不过,这需要有一定的古董知识储备和能力。张志勇深知自己不懂这些,所以他只是爱去看看逛逛,并不真的参与各种交易,更不要说花大价钱买东西了。

对张志勇来说,最靠谱的还是收一收古玩市场周边的废品,这样既可以卖钱,还能免费“捡”些别人不要的东西。

虽然收入低,但最起码踏实稳定。一来二往,他也就和周边的人熟悉了。

虽然不断地从外面“捡”一些“废品”让亲朋好友都很不理解,但张志勇还是乐此不疲,喜欢收集,也不舍得扔掉。

一天,一位熟悉的摊主叫住了他,并给了他一堆零散的木头板子,老板说反正也卖不掉,不如让张志勇拿回家烧柴火。

二天,张志勇看着这板子,虽然已是七零八落的,但板子是纯实木的,而且上面还有雕刻的花纹,于是便高兴的收下,并想着拿回家说不定有用途呢?

回到家张志勇觉得烧了可惜,说不定能重新拼拼,还能坐,这样也算物尽其用了。

于是,这几块“捡来”的木头板子,经过张志勇修修补补就这样保存了下来。没想到,一保存就是29年......

买房卖椅子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北京房价也在2010年左右开始飞速增长,张志勇最开始还不以为意,但到了2011年,孩子需要新房结婚,张志勇面对这房价也犯愁了。

周围邻居都知道他家里有许多当年在古玩市场周边捡来的老物件,特别是当时那对散架的椅子,于是打趣说道,要不试试把收的东西卖了,看有没有真古董。

张志勇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来专家鉴定了他捡来的两把椅子,没想到,这对儿椅子竟然是明清时期的“四出头黄花梨官帽椅”。

这官帽椅以其简约、线条流畅著称,背部呈“S”型,既符合人体功能学,又简约大气,摆于厅中,尽显主人的端庄与威严。是明式家具中的精品。

这种设计构思尽显中国美学“无胜于有”的审美概念,与繁复奢华的风格相比,更显高贵大气,特别是在古玩家居市场中,非常受欢迎。甚至还流行着“十清不如一明的”说法。

再加上这对儿官帽椅的原材料为黄花梨——黄花梨木性极其稳定,不易开裂,木色温润,暗香浮动,自古以来就是制作家具的上乘原料,更是备受古代文人墨客的青睐,且由于成材期长,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专家的肯定让张志勇喜出望外,虽有不舍,但还是决定拍卖掉。

于是这对经过修复的“雕龙纹四出头官帽椅”,被放了在嘉德拍卖会上,而这件藏品经过专业修复重现了其原有的风貌。其比例之优美,雕刻之精细,实属罕见,因此吸引了一众收藏家。

这对“捡来”的椅子,最终以2300万人民币的天价成交。张志勇怎么也没想到,当初被人丢弃的破木材,竟然价值高达上千万。

这下,孩子的房子有了着落,亲朋好友也纷纷送来问候。张志勇也将与这个30年的“老朋友”告别。

虽然一些人不免“羡慕嫉妒”,但不得不说,这对椅子和张志勇也是相互成就的。

当初若不是张志勇不忍丢掉,并拿回家重新拼装好,这对椅子可能就被当做散架的木材被扔掉了,不可能在30年后重现风采。

同样,也正是有了这个椅子,给张志勇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解决了本不可能解决的困难,塑造了一个传奇故事。

张志勇的故事是万千古玩市场传奇中的一个。也正是由于这一个个“捡漏”的传奇故事,不断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的人涌进古玩市场。

但经过了解就会发现,落魄而归者千千万,张志勇却少之又少。对于不懂古董知识的张志勇来说,他把握好了“度”,也许他当年确实对古董有很大的兴趣,但他自知不懂,也自知这一行需要又一定的家底,所以只是多看,多逛,主要还是收集别人不要的东西,拿回家看能否使用。

《正阳门下》朱亚文饰演的韩春明就是一个北京胡同里成长起来的收藏家,他从最初对古董感兴趣,便拜师学“艺”。

各个朝代文物特征、各个传奇故事,他如数家珍。而他的对手程建军,只想着如何让别人高价买假货,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一件真文物被他自己拱手让人,最后被气到吐血。

由此可见,无论什么行业,最重要的还是踏实勤奋。倘若一开始就抱着一颗投机取巧的心,最终还是会偷鸡不成蚀把米,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一公主落难民间,在一大户人家当丫环,6年后恢复身份斩杀其全家

生活在动荡之中的皇室公主

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公主,其实就是西晋末年的清河公主,司马氏。清河公主的父亲是历史上十分“有名”的晋惠帝司马衷,母亲则是司马衷的第二任皇后羊献容。清河公主是司马衷和羊献容生育的第四个孩子。

如果想要清楚地了解清河公主戏剧性的人生,那就要从她的父亲、母亲以及朝廷之间的关系说起,因为清河公主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时间回到公元290年的四月,西晋武帝因为患病而撒手人寰。按照中国的传统,皇帝死后就由太子接管皇位,那时已在太子位置上多年的司马衷终于顺理成章地继承了大统。

贾南风死后,在大臣及皇室亲戚的安排下,同样也是出身大族的羊献容成为了司马衷的第二任皇后。

与贾南风不同的是,羊献容相貌不错而且个性也比较温和,她能够包容司马衷性格上懦弱且没主见的弱点。

司马衷和羊献容也比较恩爱,两个人一起生育了四个孩子。其中四女儿十分乖巧,长相甜美,机灵的她最得父皇的喜爱,司马衷早早地给她定了一个名号——清河公主。

公主在宫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身上穿的都是各地进贡来的绫罗绸缎,每天吃的也都是山珍海味和各色水果……但在繁华的表象下面,却隐藏着深深的危机。

公元311年,北方匈奴人“终于”攻破了西晋国都洛阳。由于匈奴人势力实在太过强大,各方力量根本无法与之抗衡,所以没过多久西晋灭亡了。

西晋灭亡时,皇宫里生活的皇族四散逃开,在混乱之中尚且年幼的清河公主遗落在了民间。从此,孤苦无依的小公主开始了四处流浪的生活。

无依无靠 皇室公主成为了一介家奴

食不果腹,风餐露宿,清河公主从过去锦衣玉食的生活环境中,一下子跌落到了“尘埃中”。

就这样,在民间流离失所了好久之后,清河公主来到了江南吴兴。吴兴这个地方经济发达,并未受到匈奴人的影响,这里的百姓安居乐业,当然也有不少大户人家在这里生活。

这时,有一个人贩子注意到了清河公主。虽然小公主衣衫褴褛且面容憔悴,但她骨子里的贵气却无法隐藏,人贩子没花太多功夫,就把小公主连哄带骗的卖给了当地一个名叫钱温的人,这个人家里面很有钱。

清河公主当然知道自己被卖掉了,但她却有自己的打算。“被卖就被卖了吧,能吃上饭就行!”小公主这样在心中念叨着。

钱温将清河公主带回自己家后,让公主专门伺候自己的女儿。钱温根本就不知道被自己带回来的这个小女孩的身份,他以为不过就是一个“小乞丐”,给两口饭吃就行了。

钱温的女儿也是一个不好相处的人,这个姑娘虽然年纪不大但却很刁钻。只要心里不痛快,她就会辱骂已经身为仆人的清河公主,而寄人篱下的小公主也只能默默地忍受着。

“我绝对不能哭!我要坚强地活下去!”每当清河公主难过的时候,她就会这样默默地告诫自己。

就这样,清河公主一直忍受着钱温女儿的虐待。

但就在小公主成为仆人6年后的317年,她的命运再次发生了改变——西晋皇室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建立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东晋。

这个消息立马传到了钱温的家里,清河公主在听到这个事情后开心极了,她认为自己翻身的机会终于来了。

于是她在一次外出办事的过程中,从钱温家里逃了出来,清河公主来到了吴兴的衙门,声泪俱下地将自己的经历说了出来。吴兴衙门的官员看到事情重大,立马安排专人将这件事报告给了东晋朝廷。

受尽苦难 重新成为公主后开始复仇

朝廷在知道这件事后,赶紧安排人将清河公主接到了宫里。

晋元帝在看到衣衫破旧、面有菜色的清河公主后,也倍感震惊,他根本无法相信眼前的这个姑娘就是公主。情绪逐渐平稳的清河公主,将自己年幼在宫中的生活以及这些年的经历,一五一十地告诉给了晋元帝。

晋元帝在听完清河公主的诉说后,终于相信了她的话。过了几天之后,晋元帝恢复了清河公主的所有名号与地位,那个流落民间6年之久的“仆人”,终于彻底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当然,刚刚成为新皇帝的晋元帝心里也不舒服,他看到的清河公主,再也不是之前那个无忧无虑的女孩了。6年的辛酸与苦楚,足以让一个人发生彻底的改变。

在生活逐渐安稳下来之后,重新拥有权力的清河公主下达了命令——斩杀钱温一家人。隐忍了6年的清河公主,用这样的方式为之前的苦难划上了句号。

很多人都会说清河公主太过残忍,怎么能将钱温一家人全部斩首呢?但我们没有人经历过清河公主的苦难,无法想象她是如何度过了6年的艰辛生活,所以怎么能够理解她的复仇心理呢?

历史宛如一本教科书,它用独特的方式让我们认清了生活的模样。清河公主的苦难人生也让我们深思: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我们都要对人生充满期待,也只有这样才能走向美好的未来!

1987年,山东一家祖孙三代被害,刑侦泰斗乌国庆凭一袋咸菜破案

1987年,山东某地发生了一起灭门惨案,家中女主人、老人和孩子三代人被残忍杀害。

案发后,公安民警迅速封锁现场,不到10个小时,几位来自北京的刑侦专家就赶到了,其中一位身材高大,双目炯炯,步伐矫健,他叫乌国庆,是国内刑侦界的泰斗。

刑侦泰斗凭一袋咸菜侦破惨案

案件发生在山东的一个农村,舟车劳顿的乌国庆来不及休息,直接坐车赶去了案发现场。

现场一片狼籍,鲜血四溅,凶手作案手段十分残忍,家中祖孙三代全部被锋利的菜刀残害致死,其中还包括一个还在睡梦中的孩子。

看到这一幕,乌国庆心中十分悲愤,“好好的一个孩子,好好的一家人,就这么没了。”

但情感上的波动并没有影响他的判断,他小心翼翼地带上手套和脚套,开始了对现场的复勘。

当时的农村的条件很差,很多村子里水电都没有普及,更不用说监控了。

要想侦破案件,压根指望不上科技的力量,只能寄希望于技术高超的刑侦人员。

在复勘的过程中,乌国庆注意到门洞右侧有一个塑料袋,他走过去一看,塑料袋里装满了咸菜。

那咸菜就是普通的咸菜,在当时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腌这样的咸菜。

但在乌国庆眼中,这袋咸菜却并不简单,“咸菜虽然不算什么好东西,但是农村人也绝对不会把咸菜扔在地上,更何况这袋咸菜已经被装起来了,很明显是要送人的。”

随后,乌国庆在嫌疑人家中正房门口发现了一个盖着铁盖的大锅,打开锅盖一开,锅里的咸菜与袋子里装的一模一样,锅边还有些取咸菜时滴落的酱汁。

“根据这包咸菜,我推断犯罪嫌疑人与受害者肯定是亲戚,因为一般在农村,人情往来,能送这么多咸菜的肯定是自己的亲戚。”

除此之外,乌国庆还发现咸菜的位置非常可疑,“女主人是在门洞旁被人从背后用刀杀害的,而这包咸菜就扔在门洞旁边,我推测凶手应该是在女主人送他出门时,趁她不备从背后将其杀害,他手里拿的咸菜自然也会被顺势扔到一边。”

根据乌国庆的分析与推测,警方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并将其抓捕归案,而这个犯罪嫌疑人正是被害女主人的外甥女婿。

被捕归案后,犯罪嫌疑人对自己犯下的罪行供认不讳,他声称自己因嗜赌欠下了巨额债务,到受害者家借了7000元后,因无力还钱而起了杀念。

凭借一袋咸菜就破解一桩悬案,这听起来十分离奇,但这只是乌国庆从警生涯破获无数大案中的一个。

“中国的福尔摩斯”乌国庆

乌国庆, 蒙古族人, 1936年出生在内蒙古宁城汐子镇的八楞罐牧场。那是一个很小很小的镇子,小到镇上只有一家私塾,私塾里只有一个先生和十几名学生,但幸运的是,乌国庆就是其中之一。

在私塾里,乌国庆学会了蒙古文和汉文,1950年,国家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14岁的乌国庆被选送到承德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学习,这一学,就是整整5年。

1955年乌国庆被选送到位于上海的司法部法医研究所学了一年法医专业, 随后又考上了该研究所的研究生。9年的医学学习经历为乌国庆日后的刑侦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2年5月18日凌晨,63军副军长余洪信打死曹步墀(63军政治委员)的爱人邢玉荣,又打伤杨兆魁(63军副政治委员)等,携双枪外逃。

该案在当时轰动一时,几乎全国人民的目光都聚焦在这桩案子上。

作为当时为数很少的具有高学历的刑侦技术专业人才之一,乌国庆被中央选中抽调成为余洪信专案组的成员,那是乌国庆第一次被予以重任。

那时全国都有点草木皆兵,只要发现了无名的男尸,就向上报告称发现了余洪信。

一时间,全国各地都是线索,只要一有线索,乌国庆就得以最快速度赶到案发现场。

整整一个月,乌国庆到处东奔西跑,有人报告黄河老牛湾上飘着一具男尸,很像余洪信。

乌国庆赶紧申请了一架直升机赶往现场,到了现场,乌国庆赶紧上前查看尸体,身形相似,肤色相似,头顶上也有一块疤。

这个人真有可能是余洪信,乌国庆不敢懈怠,赶紧将尸体解剖,进行进一步的检验。

一检验,乌国庆说,这个人不是余洪信。余洪信打仗时受了伤,弹片留在了头皮里,而这个人没有,这肯定不是余洪信。

没过几天,山西榆林又传来了消息,称在麦田里发现了一具持有双枪的尸体,乌国庆又马不停蹄地赶了过去。

血型一致,双枪的枪号正确,头皮里有弹片,外貌特征也对的上,连衣服都经过家属反复确认后,乌国庆终于松了一口气,余洪信找到了。

一波三折,乌国庆幸不辱命,以最快速度找到了余洪信的尸体,从此,乌国庆也开始了他一生传奇般的刑侦破案生涯。

从业几十年,乌国庆所经办的案子几乎全是国字号大案:武汉长江大桥爆炸案, 昆明百货大楼爆炸案、上海虹桥宾馆爆炸案、包头枪案……

在这些喧嚣而黑暗的案件中,乌国庆借着自己独有的智慧一路穿行而过, 让那真相得以浮出水面,让那泛起的恶埃终有落定,而他自己,也成为了无数刑侦人员心中的榜样,无数受害家属眼中的恩人。

比庞统还让人可惜的是蜀汉奇才,他若能一直追随刘备,关羽就不会死

要不怎么说徐庶是难得一见的可造之材呢?一般人发生这样的事,大多是选择苟且度日,然而我们的主人公不一样。他痛定思痛,深觉剑身不如笔杆子。故而弃武从文,专心研读兵法。

知识改变命运,古来如此。正是因为这一思想的转变,为他后来的人生做了很好的铺垫,也为三顾茅庐写下序言。

学霸的世界是令人羡慕的,在苦读兵法后,已然是满腹经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起,青云直上。

刘备接连失意后,只觉世事无常,自己分明有骁勇战将,何以败走?彼时一隐世告诉他:“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武士的天下,要想江山可得,谋士是必不可少的。”

于是刘备找上了徐庶,二人经过亲切友好的交谈,刘备觉知此人深谋远虑,心中自有丘壑。遂拜为军师,奉为上宾。

军师不愧是军师

徐庶在其位后,不负众望。刘备驻扎新野招兵买马,荆州又是兵家必争之地,曹操得知后,派遣曹仁李典进军樊城,企图一举夺之。据部下汇报境况,二人指挥以五千人攻之。

而徐庶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出兵迎敌。运筹帷幄之下,加之关张赵三人的武力加持,此战告捷。

曹仁怒不可遏,誓与三军对抗到底,竟是连同仁李典的话都当作耳旁风。亟招两万五千人再举进攻。两军对峙阵前,不分高低。

曹仁随即摆下“八门金锁阵”,试图以此大溃刘备。徐庶早年巡游拜师发挥了作用,此阵正是之前所通晓的,此时正好可以学以致用了。

事情按照曹仁的意料之外,徐庶的意料之中进行着,他交给赵云破阵之法,打败曹军。徐庶猜测曹仁此人贼心不死,势必卷土再来。

军营中,布下天罗地网以待来军。果不其然,曹仁“深夜造访”,而他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刘备已今非昔比,有徐庶坐镇,不仅没有达到偷袭的目的,反而让刘军所获,失意樊城。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在刘备看来,自己是得到了有用之才,问鼎中原是指日而待的,乃是幸事。巧了,曹操也是这么想的。

他在此战中看到了徐庶的才能所在,如若流失此等人才,实乃罪过。于是抓走徐母,以此要挟他为自己效力。徐庶感念母亲的含辛茹苦,遂泪别刘备,转投曹军。

早年间,徐庶拜在水镜先生门下,与诸葛亮、庞统等是好友。他深知诸葛亮经天纬地的才略,想到自己要被迫去往曹营,遂向刘备力荐孔明。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一段“三顾茅庐”的礼贤下士的故事由此展开。

身在曹营心在汉

曹操如愿“请到”徐庶后,自以为事业可以一日千里,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本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原则,徐庶被养在军中,做了可见可见的谋士。

即使他有万般才能,为着刘备的知遇之恩,此刻也全都蒙尘而光彩不现。

满腹经纶无处可施展,自古壮志难酬多寂寥,徐庶亦是如此。可这此间情感,怕是只有徐公自己知晓。

太和二年,诸葛亮奉命率军北伐,偶闻与他一同的石韬官职都不高,未免感慨:“莫非是魏国人才济济,就连这二人都得不到重用?”

几年后,徐庶病逝,葬于彭城。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掳获徐母,让她写信请徐庶为自己效命,且自称正统,徐母为人刚直,不为所动,指出其奸雄面目,遂自尽于曹营,而徐庶也由此在军中蹉跎一生。

理想与现实

我们都知道,演义毕竟还是小说。我们都知道徐庶是个有城府,旷世之才的人,得知自己的母亲惨死于曹操之手,又怎么会在其手下继续供职?即使是常人也不可能做到,何况其哉?

史上徐庶最后位至三公,是名副其实的肱骨大臣。倘若他真的是“一言不发”,曹氏再怎么惜才,也不会任由他尸位素餐。

对于正史的徐庶,我们所能了解到的都是来源于别人传记里对他的只言片语,然而三公之位绝非无所作为得来的,至于为何正史没有关于他的记载,反而是活在别人的视角,其中或许有不可言说的秘密与情非得已吧。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样的一个才比庞统的能人,却不足以让史官为他在册上书写一二,却偏偏又被君主所倚仗,两相矛盾之下,更为这段历史添加了传奇色彩。

也许因为史书上的大片空白,才为罗贯中腾出了妙笔的空间。或许他也是感叹这段故事,或许他也是为他感到唏嘘不已。故而让他在笔下熠熠生辉,从历史形象上的无可描摹变成三国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史官做不了的由笔者来继续。我们无法得知徐庶的私德如何,但有一点可以知晓:徐庶若是一直辅佐在刘备身边,魏国难得统一。

历史没有谁对谁错,只不过是大势所趋,偶然也是必然。我们感叹他的壮志难酬是站在蜀国的立场,而面对中国大一统来说,他起到了关键作用。

其实在哪任职并不重要,是不是被载入史册也不重要,最要紧的是当时人物心中所求是否是合乎心意。我们从来不缺乏人才,而是难得一心为自己的事业所奉献终身的决心毅力。

就像徐庶,他当初也许并不在意自己是否能够名垂千古,只是做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价值的事情。我们为人处世如果也有这样的纯粹之心,何谈虚妄?

清末格格金默玉:我们不叫格格,奴才回话也不是喳,电视剧都错了

最后一位格格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帝逊位,清王朝随之覆灭,八旗爵位也从此被埋进了历史的史册。

但是清朝毕竟是通过不流血的方式寿终正寝的,因此有大量的封建残余依然被保存了下来。

其中有清朝的一位王爷,即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他在清朝灭亡之后,带领着全家搬到了辽宁。

这里毕竟是大清朝的龙兴之地,满人的声望还是比较良好的,不必担心革命党来找麻烦。善耆也就带着自己的家当过了好几年的安生日子。

1918年,善耆的第十七女爱新觉罗·显琦出生,她也就是后来的金默玉。

显琦出生后不久,肃王府为了躲避不必要的麻烦,集体改姓金,而小显琦也就有了个汉人名字:金默玉。

王府深宅,门院有别。作为老牌的满洲贵族,肃亲王府的规矩可谓是多如牛毛,比如逢年过节要祭祖,见了亲戚要请安等等等等。

特别是金默玉还是格格,更不能做一些在外人看来“不雅观”的事情,平时吃饭不能吃太多,回去才能在小灶吃饱,甚至连上街都不行。

金默玉打小就对王府束缚天性的层层规矩十分不满,她常常摆脱奶妈的看护,做一些正常的女孩都会做的事情,然而在王府看来,这位格格属实出格,因此金默玉也被王府称为“革命儿”。

金默玉长大后就被送到了日本留学。摆脱了王府束缚的她终于可以放心大胆的尝试新鲜事物了。

踏实的日子人

金默玉并没有完成她的学业。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日关系恶化,金默玉被迫提前回国。

毕竟王府的人都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这帮人在花钱这事儿上也没个数,仗着祖宗的家业如大海决堤般的花钱,不光吃喝玩乐,还有染上大烟瘾的。

然而肃王府有规矩,格格不能出去工作,就得养在家里。但是家中的哥哥们又不务正业,再这么下去家业迟早败光。金默玉看在眼里,最终决定找一份工作补贴家用。

毕竟是川岛芳子的妹妹,还懂日语,金默玉很轻松地瞒着家里找了个钱多事少离家近的日本公司。

平时的金默玉正常上班下班,然后和亲友同事聚会游玩,对于被家里人带来的那些“伪满洲国”所谓的高官政要,金默玉完全懒得接触。此时的金默玉已经从一个摩登女郎变成一个认认真真过日子的人了。

她的哥哥们都害怕受到清算,远渡重洋去了外国,然而金默玉留了下来,她决定独自支撑起这个家。

1949年,北平解放,向来勇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金默玉立刻投入时代浪潮,成为了街道积极分子。

因为哥哥们持之以恒的败家,金默玉当家的时候只剩下了100块钱。不过金默玉倒是无所谓,她毕竟是早就见过世面的人。

当家后的金默玉为了维持一家九口人的生计,开始变卖家产,做着肥皂厂、饭馆等各种各样的买卖,业余时间还织毛衣叫家人出去摆摊,勤勤恳恳的让一家人吃喝不愁。

1952年,金默玉成为了中央编译局的一位工作人员,有了相对丰厚和稳定的工资,家人的生活终于踏上了正轨。

安度晚年

1954年,金默玉和著名花鸟画大师马万里结婚。这次的婚姻完全是出自于爱情。

然而1958年,金默玉就因为她姐姐川岛芳子被带走关押了,毕竟家族里出了这样大的汉奸,想不被波及实在是不可能的。

此时的金默玉才意识到,她还是摆脱不了她的过往。于是金默玉坚决地与马万里离了婚。1973年,金默玉被释放出来,与一个小职员施有为结婚,过起了平淡的生活。

时间来到90年代,金默玉开始致力于日语教育和中日友好工作。毕竟她有日本留学背景,又懂日语。在她的努力下,廊坊东方大学城被建立了起来,金默玉终于住进了自己买的房子里。

时间跨入了新世纪,金默玉已经80岁高龄了,但是她精神矍铄,神采奕奕。此时市面上出现了不少热门的清宫剧。很多人听说金默玉是格格出身,于是前来问她怎么看待的。

金默玉先是夸赞了一番这些电视剧里比较优秀的地方,然后指出了一点瑕疵,比如格格的发音,实际上在满语里并不是我们常见的二声,而是一声,有点像“哥哥”。

另外还有主人吩咐下人办事,下人回的也不是“喳”,而是“嗻”。“嗻”的满语发音是je,这个“j”的发音有点像英语“judge”的“j”,而一些人可能不太懂满语或者有口音,就把这个字念成了“喳”。实际上满语里也确实有“喳”这个字,但意思是“便宜的”,与称是的“嗻”含义差得实在有点远,

除此之外,金默玉还纠正了不少清宫剧中的礼仪。虽然她理解清宫规矩众多难免有弄乱了的,但是这些在自小接受如此教育的金默玉眼里还是有点啼笑皆非。

结语

金默玉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女子。她的一生经历了从皇室到平民,从一个封建王府的格格到共和国公民的变化。但无论经历了怎样的巨变,她总能笑对生活,保持乐观,踏踏实实地把日子过下去。

想来也正是因为她的豁达,才能让她留下了无数对于那个时代的回忆和资料,指导了无数人后,才在2014年以95岁高龄安然去世。相信这位格格的传奇事迹将会永远流传下去。

吴惠叔说:太湖有个渔家嫁女儿,船走到江心忽然风浪大作,掌舵的人惊慌失措,眼看着船就要沉了。众人都抱着哭,突然新娘从帘子后面出来,一手把着舵,一手牵住船上的篷索,船就飞起来,直接到了女婿家,刚好吉时还没过。洞庭湖的人都把这当传奇。有的人说这是越礼的,还对此讥笑,惠叔说:“这是渔家女儿,天天在船头拿着篙橹,不能责备她一定要做宋伯姬。”

又听闻郡里有个焦氏的女儿,不记得是哪个县的人了,她已经受聘了,有媒人来劝她去给人做妾,中间还对她说了很多流言蜚语,夫婿家知道了想要离婚。她的父亲去告官,可是媒人已经诬陷她很深了,而且还有证据,有人自己承认就是跟她欢好的人。女子见事情紧急,居然央求邻居老妇引着她去了夫婿家,升堂后对婆婆拜了拜,说:“我不是他们说的那种妇人可以比拟的,贞洁不贞洁自有明证。女儿与其献丑给官府,但仍免不了被诬陷,不如献丑给母亲。”于是关门脱了衣服,请婆婆亲自验视。事实自然清楚了。

这跟操纵船的新娘比更加越礼了,可是危急存亡的时候,不得不这样做。讲学家动不动就用死来指责人,可见并不通道理。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